發表日期:2017/5/23 來源:托普云農 瀏覽次數:2082次
為及時且準確掌握水稻、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的表現,為農民科學選擇良種提供幫助,為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打下基礎。近些年來,很多地方種子管理部門,根據玉米水稻的發展趨勢,把全國各地適合種植的高端、審定的新品種引進試驗田經過分析比較。種子脫粒試驗就是其中常見的驗收項目,而種子脫粒機作為對水稻、小麥、大豆和其他谷物的單株、單穗脫粒的小型電動脫粒清選機,也受到了大范圍推廣使用。與其它試驗設備一樣,該儀器在使用前常需要對其進行檢查,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操作,主要有以下內容供大家參考。

外部整體檢查
徹底清理種子脫粒機外部,檢查所有緊固螺釘是否松動,各零部件是否安全,有無開焊、裂紋或變形現象。喂入口應有安全防護罩,喂入板上應有安全警告標志,長度應不小于30厘米。
試運轉的檢查
脫粒轉動后,檢查喂入口有無漏風現象,同時檢查機器有無異常振動,按要求進行全面潤滑。仔細觀察是否有碰撞、磨擦和卡滯現象。有無異常聲音。用動力機械帶動脫粒機低速運轉,觀察各部分的運轉狀況。
輸入裝置的檢查
輸送鏈必須逐節檢查,如發現磨損嚴重、變形、裂紋應予更換。喂入鏈的緊張度應左右一致,以其鏈長的中部稍接觸底板為宜,輸送鏈的主、被動軸應平行,如傾斜,應查找原因予以排除。
清糧裝置的檢查
檢查篩架不得有變形,開焊、損壞,篩面不得有撕裂和堵塞現象,滑板也應平滑。篩面的傾斜角和風扇擋風板的位置,可根據清糧程度進行理想調整。升糧、復脫、除芒等裝置,可結合工作情況進行調整。
正確調整脫粒間隙
滾筒與凹板的間隙,主要取決于種子脫粒機的結構類型、技術狀態及所脫作物情況。調整的原則是:以脫得干凈為前提,盡量采用大間隙,這樣既可得到良好的脫粒質量,又能提高生產率,降低能耗,防止滾筒堵塞。注意:間隙不是一次調好就能一勞永逸,應視作物種類、品種、濕度、成熟度和脫粒質量要求而隨時進行停機調整。自喂入口到出草口的間隙是由大逐漸變小。出草口間隙要均勻一致,否則會影響脫粒質量。
以上就是托普云農小編為大家列舉的種子脫粒機操作前需進行的五方面檢查內容,為保證試驗效果,希望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能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