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2017/10/20 來源:托普云農 瀏覽次數:1995次
很多時候,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過高更易于引發植物發生病害。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在二氧化碳含量更高的環境中生長的植物長勢更快,個頭更大,冠層更密。植物冠層密集,降低光線亮度從而導致某些疾病容易滋生,同時空氣不流通致使植物濕度加大,這有利于植物病原體產孢形成。
另外,近程傳播所造成的病害在空間上是連續的或基本連續的,有明顯的梯度現象,傳播的動力主要是植物冠層中或貼近冠層的地面氣流或水平風力。中程傳播造成的發病具有空間不連續的特點,通常菌源附近有一定數量的發病,而距菌源稍遠處又有一定數量的發病,兩者之間病害中斷或無明顯的梯度。發生中程傳播的孢子量較大,被湍流或上升氣流從植物冠層抬升到冠層以上數米的高度,再由近地面的風力運送到一定距離后再著落到植物冠層中。
正因如此,現在有農業科研人員會利用植物冠層分析儀對植物進行分析,通過冠層來探測和評估植物病害情況,并且采取其他種植管理手段來預防病害。

就比如在溫室中,最高相對濕度區域一般是在植物冠層,水分因為蒸騰作用先進入上部的空氣中。所以,如果植株較密,就會導致空氣流動不暢,濕氣就會聚集在植株的頂部。所以,合理的株距將有助于提高空氣流動性,使空氣相對濕度均衡。棚室中的雜草也會通過葉面蒸騰作用,提高空氣中的濕度。要盡量保持溫室地面良好的排水性,并保證無雜草。通過植株底部加熱可以提高植物冠層空氣循環,減少植物病害發生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