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出現嚴重減產,如何鑒別是否為水稻種子質量問題?
發表日期:2019/8/19 來源:托普云農 瀏覽次數:1551次
今年早稻面積減少,中稻或一季晚稻面積增加,當前中稻、一季晚稻陸續進入抽穗揚花、灌漿成熟階段,而每到這個時期總會遇到不少種植戶投訴水稻種子有問題,如水稻抽穗不整齊、抽穗后稻谷大部分干癟、生“怪病”,導致水稻出現嚴重減產。但從反映的水稻種子問題中看,大部分問題都是非種子質量問題,主要由病蟲害、氣候因素等造成,若鑒定結論并非種子質量問題,種子企業是不會承擔損失的。下面根據實際情況聊聊水稻種子質量問題和非質量問題的鑒別,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近期水稻種子問題的案例
第一例:四川南部縣黑水塘村1組和2組部分農戶幾十畝農田稻谷癟粒多、空殼比較多,懷疑是種子問題,找種子經銷商不得回復,選擇自媒體爆料,以便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第二例:昨天柳州市《新播報》欄目報道,在柳城縣天平鎮龍興村平村屯有5戶村民,79畝稻田種植荃優絲苗種子出現“怪病”,經農業部門高級農藝師鑒定是稻曲病所致,與種植戶對品種缺乏了解,不重視病害的有關。
以上兩個案例是8月份發生的事情,僅是各地水稻種子質量問題的冰山一角。
二、水稻種子質量問題與非種子質量問題的表現
1、水稻種子質量問題的表現
從春季購種時我們就講過選種注意事項,強調購買種子要及時看包裝標簽,判斷是否是合格種子;在浸種、催芽過程中看種子純度、種子發芽率。若是未審定或未在當地引種備案的品種,屬不合規種子;若出現含有雜稻谷、種子顏色不一致,或種子發芽率低、發芽勢差等,屬于種子質量問題。
雜交水稻合格種子應符合國家標準(GB4401.1-1996):純度不低于96.0%,凈度不低于98.0%,發芽率不低于80%,水分不高于13.0%。
在水稻播種后若出苗高矮不整齊、株型不同,在水稻抽穗后出現抽穗早晚不一致,高矮不整齊,或同期其他品種均抽穗,該品種未抽穗,很有可能是種子質量問題。如2014年6月,鹿寨縣多位農戶種植 “特優 136”水稻出現抽穗不齊現象,經相關農業部門調查鑒定(調查田塊雜株率平均為 11%)為結論為生產商種子質量問題。
二、水稻非種子質量問題的表現
(1)栽培管理不當,浸種催芽時對時間、溫度掌握不到位而引起引發燒芽、燒苗;播種前施用未腐熟的人畜糞或過量化肥,播種后由于有機肥發酵導致爛秧或成苗率不高;拱膜育秧遇大晴天未及時揭膜導致高溫燒傷(死)苗;不正當使用除草劑或多效唑等生長調節劑,對秧苗造成不利影響,除草劑藥害導致出現禾苗卷曲、矮縮,嚴重出現死苗,多效唑等生長調節過量至水稻矮化嚴重,產量低;秧田秧齡過長,引發主穗提前抽穗、黃熟,有效穗少,產量低;偏施或遲施氮肥造成貪青晚熟,施肥不合理致使田間生育進程不一致,深泥腳田長期泡水有毒物質造成爛根、黑根及僵苗不發。
(2)病蟲害防治不力,導致水稻生長過程中出現嚴重的惡苗病、矮縮病、稻瘟病、稻曲病、紋枯病、二化螟、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等病蟲害,從而造成減產甚至失收。今天一位合作經銷商反映他下面有一位種植戶十多畝地發生了嚴重的矮縮病,禾苗很矮,問有沒有藥能防治,發生了矮縮?。ú《静。┗緹o藥可治。
(3)用種不合理,主要表現人為混雜和錯季用種,可能是浸種時無意中把2個品種混在一起,或是前茬落粒等;可能誤將留作碾米食用的稻谷浸種播至田中,出現與同季水稻抽穗不一致的情況或抽穗不整齊。
關于落粒谷與種子純度的種子問題區別:落粒一般呈塊狀或條狀分布,種子本身純度質量問題大田雜株表現則分布均勻,且落粒稻生育比本品種短,分蘗少1-2個。
(4)氣候因素,遭遇寒露風或高溫天氣影響水稻正常抽穗,低溫導致水稻生育期延長,抽穗時卡頸,高溫影響水稻花器官的發育及正常散粉受精;遭遇臺風、暴雨,出現洪災導致植株倒伏、穗發芽等,抽穗期遇大雨,大雨洗花影響結實率;氣候異常會影響水稻病蟲害的發生輕重,不重視防治可能會導致減產。
三、疑似水稻種子質量問題的處理
當出現水稻較大面積減產,非個例的情況,且是同一個品種的問題,建議及時與當地經銷商、種子企業溝通,讓他們間實地進行調查了解情況,溝通問題所在,若無法得到有效解決,可向種子站或相關農業部門反映,經調查鑒定出是否為水稻種子質量問題。若錯過最佳鑒定時期,如水稻已經收割,雙方都不能確認水稻品種,對農民維護自身利益有很大的影響。
另外,依照種子法的相關規定,對于夸大品種產量性狀、隱瞞品種缺陷、生育期縮短或延長、出售未經審定的品種,若出現種子質量糾紛,即使種子質量不存在問題,但種子生產企業和經銷商也必須承擔一定的責任,應賠償農民全部損失。
總之,農民要提高維權意識,選購品種前要認真了解品種特性,購種時購種應索要發票,保留種子袋;根據品種特性合理安排播種期、栽培管理措施,重視病蟲害的防治,避免出現非種子質量問題引起減產甚至絕收,影響一年的收成。最后,祝各位農民朋友今年有個好收成。(來源:云眾地農服)